阅读历史 |

第253章 新戏(2 / 5)

加入书签

公司来跟我洽谈电影改编的事情了,其实我不理解郁江老师为什么要这么愤愤地抨击陆严河,郁江老师自己的书,不也是靠着一部部由偶像艺人主演的影视改编才拥有今天这么红的地位吗?

郁江看到他们这些人的发言,脸都快气绿了。

这些人是有什么毛病?

郁江愤而再次出击,说:你们没必要这么急着跳出来!一个编辑,两个作者,都跟《跳起来》有关,不就是既得利益者吗?这么迅速地来维护一个小艺人,真是失去了你们身为出版行业创作者的骨气!

许小茵迅速转发:原来郁江老师也知道,出版行业也是可以成为《跳起来》的既得利益者的!一个可以让作者、编辑、出版社都受益的书,仅仅因为你口中的艺人身份不配做主编,就要抨击、毁灭,你不觉得可笑吗?你弄清楚你在说什么吗?

郁江一口老血都快要喷出来了。

这件事越闹越大。

他们几个人之间的骂战,也在高涨的热度下,登上了热搜。

陆严河前脚还没有从《年轻的日子》的热搜上下来,现在就因为这件事上了另一个热搜。

自从高考成绩出来以后,陆严河这个常态化挂在热搜上的名字,就成为了网络上当之无愧的顶流。

有路人不明就里,问:陆严河做主编有什么问题吗?虽然说他是年轻了点,也不是作家,可能让书卖出去,能让很多作者发表作品,被更多人认识,那个叫郁江的作者为什么这么看不顺眼?

评论区很多人都在回复:

——没问题啊,所以我们都说郁江就是嫉妒和愤怒,可能是因为陆严河没有跟她约稿吧。

——郁江一个写青春校园小说的,不知道哪来的大脸,觉得自己可以代表整个出版行业了。

——我认识的出版圈的人都说陆严河干了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很多人都希望陆严河这本书能够做成一个长期出版的书系,只有郁江,看不得别人好,还指责别人。

——现在这个年头,刚上市就卖出了七万册,这是什么概念,他们知道吗?更何况,这还是叶脉网都已经开放了三天免费期,让很多人可以免费读完的情况下卖出去的数据。

……

网络上风起云涌,各种发言、态度、议论。

辛子杏、许小茵、陆严河和陈思琦四个人有一个群聊,辛子杏就在群里说:现在网上这个热度,感觉我们任何宣传和营销都不用做了,《跳起来》我们叶脉网的销售数据增长得很厉害,本来以为免费期过去,上架销售的销量不会很高,没想到碰到今天这么件事,竟然带来了很多人对这本书的关注,目前电子书已经销售了3.2万册了。

许小茵说:实体书各个渠道反馈回来的数据也很好,我们又一次加印了,现在是第四次加印了,这一次一口气加了三万册。

陈思琦:郁江为什么总是针对陆严河?

许小茵:家镇说,他有一次跟郁江一起参加一个活动,听到过她编辑说郁江很针对严河,是因为严河之前拒绝过一部改编自郁江小说的网剧,郁江觉得自己被侮辱了。

陈思琦:???什么玩意?

许小茵:嗯,你没听错,我也很诧异。

辛子杏:因为拒绝一部改编自她小说的网剧,就认为陆严河侮辱她?这是什么逻辑?

陈思琦:她现在就跟条疯狗一样,在网上到处咬人。

许小茵:她其实一直就是这样的性格,我们都听说过,很难搞,跟她合作的出版社是昆仑出版社,如果不是因为她的书特能卖,估计早就跟她结束合作了。

辛子杏:我个人觉得,严河不用再对她所说的话做任何回应了,这个人油盐不进,说道理也她也只会胡搅蛮缠,断章取义,现在网上大多数人都是支持严河的,这就够了。

许小茵:是这个道理,比起这个,我们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尤其是要讨论一下后面的书怎么做了。

陆严河终于冒泡了:刚下课,没想到郁江说了那么多话,小茵姐,你跟家镇哥和明音姐都说一下,请他们不用再帮我说话了,没有关系,随便她说去吧,如果出版社和叶脉网这边都愿意继续做下去,那我们就准备启动第二期的制作了。

许小茵:当然没有问题,现在这个销售情况,远远超出了预计,我们甚至准备拿一个杂志号出来,专门给《跳起来》用。

陆严河:嗯,那关于后面怎么制作的事情,等思琦回来,我们一起见个面吧?

许小茵:没问题。

辛子杏也说: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肯定是愿意追加每一期的制作经费的。

陆严河:嗯,我跟思琦也商量一下,看看后续把每一期的制作经费定在什么标准,之前制作第一期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正好这一次一起解决了。

辛子杏:OK。

-

陆严河跟她们聊完,从教室离开,去图书馆自习室。

走在路上,他在认真地思考《跳起来》后续的制作问题。

第一期的《跳起来》一炮而红,无论是电子书还是实体书,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最终呈现出销售飘红的盛况。

各方面的反应也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